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我校“新湘绣”作品展助推“湖湘非遗”国际交流——2015中国·湖南(国际)艺术博览会星城开幕
时间:2016-03-16   来源:         作者:   审核:   点击数: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12月18日,2015中国·湖南(国际)艺术博览会在湖南省展览馆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由湖南省文化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经济电视台、湖南省展览馆、长沙市文联及湖南快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是湖南首个大型国际艺术博览会。我校校长余克泉出席本次博览会开幕式,我校湘绣艺术学院共35幅作品参展。

在集中展示湖南14个地州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文化、特色民间工艺品的“国粹与非遗艺术馆”,我校“刺绣当随时代”作品展尤为引人注目。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来到我校展区参观,并对我校的“新湘绣”作品的技法、题材创新予以了赞许。而随后两位特殊的外国友人的到来吸更是引了众人目光,这两位眉高眼深的外国友人正是携画作参加本次博览会“象由心生——法国当代艺术展”的法国当代艺术家。带着一顶米黄色草编礼帽的西蒙是法国游记画家协会创始人,他是一位旅行画家、作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令人意外。参观过程中,他数次摘下了眼镜,贴近绣作,仔细观赏琢磨其巨细、纤毫的针法是如何表现各种题材的,其中“新湘绣”作品对抽象画作绣稿的色块层次、流动笔触等的完美呈现,及其现代设计感,以及创新针法对中国传统水墨的表现与双面绣的神奇之处都令他不住颔首赞叹。而另一位外国友人朱丽·纳瓦罗甫一到现场,就被正俯身绣架旁捻针走线的几位我校湘绣学院的“绣女”们吸引住了目光,并对她们的绣制技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介绍,朱丽·纳瓦罗甫为法国当代刺绣、绘画艺术家,除了本次参展的画作外,她还非常热爱刺绣并致力于将其融入到更多类型的作品中。说着,她还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名片,指着背后的图片告诉我们,这就是她自己绣制的作品。在我校“绣女”刘艳冰的邀请下,这位法国艺术家也坐到了绣架前,跟着“绣女”们的指导,学习如何劈线并尝试在布上绣制,虽然语言不通,但两国艺术创作者间技艺的交流、共鸣,却于穿针引线中默契无声地顺利进行着。参观后,朱丽·纳瓦罗甫表示,法国的刺绣没有中国刺绣如此深厚和古老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来搭建这种传统技艺的桥梁,今后希望能通过进一步学习观摩,将中国刺绣融会进自己的作品中。

我校本次作品展由三大主题贯穿勾连,展示湘绣作为湖南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文化的地道湖乡味。其中,“历史传承”部分引领观众回到过去,通过“马王堆汉绣”、“对凤纹绣浅黄涓面锦衾”等传统刺绣图片,展示“针尖上的国粹”——我国刺绣品种世界独步的背后,古代文人士大夫书画文化积淀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绣稿绣事”、“经典神韵”部分展出的则均是以我校教师原创或由大师授权画作为绣稿的“新湘绣”作品,其中就包括了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油画学会主席段江华的作品《城楼》、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岳敏君的作品《梦·我的雪山》,以及我校刘顺湘教授的《炎黄子孙》、袁庆典副教授的《女人肖像》、杨文副教授的《雏鸡》等,这些绣稿本身技法、题材多样,有着丰富的艺术创作形态,“新湘绣”则不断在前人基础上创制新针法融入传统技艺,借针线带人们回溯创作来源,以设计巧思妙显工艺肌理,于纤毫之间还原绣稿的点点滴滴,展现有着学院视野的文化创意的湘绣作品。

本次博览会分“经典与当代艺术馆”、“设计与空间艺术馆”、“新媒体与印象派艺术馆”、“国粹与非遗艺术馆”、“文脉与传承艺术馆”五大展出单元,展出作品覆盖水彩、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态,聚集国内外艺术精品,填补了湖南国际化高端艺术展示平台的空白,在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和信息平台。我校“新湘绣”作品的参展走在了湖湘文化传承创新力量的最前沿,为本土传统非遗技艺迈向世界、刺绣文化的国际友好沟通交流打开了一扇潜力无限的窗口。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4日。

开幕式现场

我校参展馆区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来我校展区参观

法国游记画家协会创始人西蒙参观我校展区

外国友人朱丽·纳瓦罗甫参观我校展区

外国友人朱丽·纳瓦罗甫学习如何劈线并尝试在布上绣制

我校展区“历史传承”部分

我校展区“绣稿绣事”部分

我校展区“经典神韵”部分

我校展区引围观

参观者不时拿手机或相机拍摄

(文/王佳琪 图/影视设计工作室)

  • 学院官方微信
  •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