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9日,由深圳市百师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百师园工作站)主办,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潮州市黄伟雄珠绣博物馆、潮州百师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百师园工艺美术研究院、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协办的“难得慧心开艺界,但凭珠线绣神奇——黄伟雄师友刺绣作品展”在龙岗万达广场举行开幕仪式,仪式由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原广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张梅处长主持。该展览在百师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举办,持续至6月28日。

开幕仪式上,原国家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原广东省文化厅杜佐祥副厅长、深圳市政协高瞻常委、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会长杨素贤会长、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宋俊华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刘文大师、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吴雅琴秘书长、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陈瑛副馆长以专家的视角对黄伟雄大师及其作品进行点评及讲话。
周和平副部长讲话

杜佐祥副厅长讲话

张梅处长主持

高瞻常委讲话

杨素贤会长讲话

宋俊华会长讲话

刘文大师讲话

吴雅琴秘书长讲话

陈瑛副馆长讲话

黄伟雄大师讲话

黄伟雄大师说道:“这次的师友展,有我的老师胡广旭的作品,有刺绣界的前辈郝淑萍、陈水琴、李艳等国家级大师的作品,有刺绣界朋友的作品,也有几位徒弟的作品,几代人的作品同场展出。我们欢喜地看到,一代胜似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表示,此次联袂展出,是多年来刺绣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亦是一次与诸位师友彼此交流联谊的欢乐荟聚。其老师、好友和徒弟们的助展,让此次刺绣展更平添了一份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温煦和暖,这也是艺术走进生活,走进人心的最好例证。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环节由周和平副部长、杜佐祥副厅长、张梅处长、高瞻会长、杨素贤会长、林清雄调研员、宋俊华会长、黄伟雄大师正式启动黄伟雄师友刺绣作品展。
黄伟雄师友刺绣作品展简介

“难得慧心开艺界·但凭珠线绣神奇——黄伟雄师友刺绣作品展”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伟雄先生多年来的刺绣作品,并携手胡广旭老师的珠绣,郝淑萍、陈水琴、李艳大师的蜀绣、杭绣、湘绣以及黄伟雄的朋友及徒弟的作品共百余件。




中国刺绣艺术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刺绣工艺精细复杂,刺绣艺人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一针一线绣出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花虫鸟兽。特别是珠绣,吸收了不同绣种的长处,在表现手法上既有时尚、浪漫的欧美风格,又有典雅、底蕴深厚的东方文化魅力。
展览现场

展览以珠绣为主,以及其他绣种的数十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形式上有屏风、插屏、长卷、挂屏和双面绣等等。每个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均有各自的风格,但是他们的作品唯有一点相同,就是令人称羡的才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展现了从40后到90后,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本次展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刺绣文化,让观众在展览中领略精美的传统工艺。使观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可贵,领略到刺绣文化的精彩和绚丽。
非遗进商圈

这次展览百师园通过非遗进商圈模式,为众多刺绣项目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是百师园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的一次集结和展示。百师园今后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文化+商圈+非遗”融合创新,为群众普及非遗知识,强化活态传承,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开幕仪式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黄伟雄简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遗项目粤绣(珠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多年来对珠绣的技艺及针法不断探索,并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将珠绣工艺从实用装饰用途发展成纯艺术观赏的“珠绣画”,并获国家专利。
经过积极推动,使粤绣(珠绣)成为中国剌绣的一项独立绣种,并通过评审,由国务院批准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名录。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四届南粤技术能手奖”,广东省五部委联合授予“第五届广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深圳市“鹏城工匠”称号获得者。在国家及省市社会团体中担任重要的社会职务,担任了两届市政协委员。
受聘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任兼职教授。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黄伟雄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抽纱刺绣职业(工种)全国行业技能竞赛轻工行业裁判员”、“2020首届全国乡村手工艺(刺绣)大赛”评审专家、“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第五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会”评委,多次担任广东省艺术设计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多次担任深圳文博会以及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评委和裁判员。
作品共获国家级金奖31项,省级金奖13项。有4件作品被国家级及省级博物馆收藏。作品获广东省人民政府珍品认定。出版了《珠绣》、《雅风》、《梅痴》等著作,多篇论文刊登在《中国工艺美术》、《广东省工艺美术》等专业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