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淑萍,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从事蜀绣事业60余载,在蜀绣针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平手拉花针”,所绣作品绣针洒脱灵活、线条自如、立体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郝大师所创作品获奖甚多,《松鹤图》等作品被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赶集》等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多年来,郝大师为蜀绣行业培养了多位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传承人等领军人才,为蜀绣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郝淑萍大师作品工艺复杂精湛,结合了传统蜀绣技法与创新技艺,铺针、切针、沙针、锦纹针、车拧针、平手拉花针等兼而并施,施针的长短、疏密安排得当,线条参差排列富有变化,柔顺自然。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对人物肖像、花鸟鱼虫、山水草木等的刻画描摹贴切到位,人物形态自然优美,神情姿态生动传神,肌肤纹理纤毫毕现;花鸟鱼虫,山水草木,色彩浓淡适宜,夸张与写实相结合,似真似幻,众妙毕备,富有诗意。与油画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天歌》等蜀绣创新艺术珍品。艺无止境,传承创新。郝淑萍大师以手中的彩丝描绘缤纷的世界,以格物致知的传承与坚守诠释着让世人敬仰的蜀绣格调。


单面绣《昭君出塞》
尺寸:60cm×100cm
作品采用真丝贡缎为底料,使用蜀绣传统的锦纹针、二三针、铺针、切针、沙针、晕针等针法,施针严谨、线片光亮、针脚整齐、掺色柔和、车拧自如、朝气生动、色彩明快、配色典雅、空间性强,充分展现了蜀绣的技艺特点和艺术风格。

单面绣《川剧变脸》
尺寸:80cm×56cm
川剧变脸采用蜀绣传统针法绣制,人物面部绣工细致、眉角精细、五官端正、神态自然,肌肤的丰润感、衣饰的质感都有较好的体现。作品整体色彩明快、刻画精细、立体感强,实现了超越照片的艺术效果。


单面绣《国色天香》
尺寸: 128cm×66cm
作品将油画、摄影、刺绣三种艺术形式相组合,以牡丹作为主要创作对象,采用蜀绣传统针法:二三针、沙针、切针、虚实针、车拧针、晕针、施毛针为主,新增引针、透明针、乱针等,通过空间想象创作而成。此件作品在用色方面更加大胆,造型更加生动自然,最大程度展现牡丹的富贵吉祥的寓意。

单面绣《天歌》
尺寸:120cm×95cm
作品以基督教唱师班为题材,采用乱针绣手法,运用铺底针、交叉针、菱角针、滚针、盖针、晕针、大、小乱针、沙针,对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针法,施针的长短、疏密安排得当,线条参差排列富有变化,柔顺自然。人物体态生动形象,五官轮廓端正清晰,服饰纹样明丽大方。作品将刺绣与油画艺术相结合,人物、背景的色彩浓淡、明暗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形式新颖,质感厚重,是蜀绣艺术的大胆创新。

单面绣《九寨沟大熊猫》
尺寸:160cmx80cm
作品由郝淑萍大师与吴玉英、吴光英、周玉娟、赖德群等艺术家,耗时6个半月,用乱针绣打底绣制而成。将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与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结合创作,大熊猫神情怡然、憨态可掬,整体画面层次分明、聚散适且、引人如胜。

《凤求凰》

《荷花》

《月季》

《九如图》

《红叶小鸟》

《金丝猴-聚》

《丹巴姑娘》

《蜀绣图》

《织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