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区学院再添新兵—陶艺 竹艺培训基地完成授牌
9月28日上午,学校副校长夏能权、培训中心主任高建民等一行到益阳羊舞岭窑陶瓷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陶瓷和竹艺培训基地授牌。
授牌仪式上,夏能权谈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任务、新途径、新要求。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最要载体,是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去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以文明城市为统领,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的,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在益阳市区域建立民族传统技艺培训基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市社区教育体系建设和把湖湘非遗传统技艺引进社区的重要举措。
益阳电大(益阳社区大学)副校长李惠芳说,两个新成立的培训基地丰富了益阳市社区教育体系,扩大了社区教育的范畴,增添了新活力,能够满足广大社会大众多样性的学习需求,让更多学生、人民群众认识体验非遗传统技艺。希望培训基地配置好专兼、职教师队伍,把民族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希望基地进一步加大向社会的开放力度,不断深化和推进益阳市民终身学习。
益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萧垠讲话,她谈到,近年来,湖南工艺美院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举办了陶瓷、竹艺、雕刻、剪纸等一系列“研培计划”培训班,承担了“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设计创作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等2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建立了湘绣、竹艺术等大师工作室,为全市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学校社区学院与羊舞岭窑、小郁竹艺非遗项目共建传统技艺培训基地,社区教育与非遗传统技艺得到了结合,希望基地建成以后,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和特色,做展示、推广益阳市非遗传统技艺的窗口,让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益阳羊舞岭窑陶瓷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一墨介绍了羊舞岭窑的历史以及羊舞岭窑的发展现状。他表示,培训基地建成后,将积极推动益阳羊舞岭窑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的传播,以学生为主要群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创造更多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好作品。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龙湘平介绍了益阳羊舞岭窑陶瓷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传统技艺,学校非遗学术研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羊舞岭窑成为了益阳立体文化一张新名片。
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危禄绵介绍,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单位,为响应文化部号召建立了益阳小郁竹艺传习所,竹艺培训基地建成后将面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开展相关培训、小郁竹艺作品制作体验、竹文化游学、教学实践、田野调查、非遗进校园及文化研究等活动。
授牌仪式最后,学校培训中心副主任凤建煌宣读培训基地批复文件。学校副校长夏能权为两个培训基地授牌。
今年6月4日,学校正式得到了益阳社区大学的批复,成立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学院成立后,起草了《社区学院培训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已在桃江县桃谷山小学、新桥小学、三官桥中学建立了3个剪纸传统技艺培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各培训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相关培训工作,包括建立专门的培训场地、配备健全的教学设施、进行定期的师资培训等工作。
对于我校来说,社区学院培训基地是学校教育的延伸,通过把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文化育人、精准扶贫、创新作品研发转化等工作与社区学院的工作与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对于各个培训基地,社区学院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与持有的非遗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传统技艺的社区教育培训,向社会推广非遗,传播非遗,让更多人学习传承非遗。

益阳羊舞岭窑陶瓷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民族传统技艺(陶瓷)培训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民族传统技艺(竹艺)培训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学校副校长夏能权讲话

益阳电大(益阳社区大学)副校长李惠芳讲话

益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萧垠讲话

益阳羊舞岭窑陶瓷艺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一墨讲话

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龙湘平讲话

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危禄绵讲话

学校培训中心主任高建民主持授牌仪式

学校培训中心副主任凤建煌宣读培训基地批复文件

陶瓷培训基地授牌

竹艺培训基地授牌
校校合作建基地促进非遗广传承 我校在桃江中小学设立民族传统技艺(剪纸)培训基地
6月26日,我校社区学院在桃江县桃谷山小学、新桥小学、三官桥中学设立“民族传统技艺(剪纸)培训基地”,并分别举行了授牌仪式。学校副校长夏能权、培训中心主任高建民,益阳社区大学工会主席刘燕,桃江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非遗保护中心、县剪纸协会、桃花江镇镇政府等单位领导出席授牌仪式。
仪式现场,桃谷山小学校长刘丽、新桥小学校长罗小军、三官桥中学校长陈凯分别介绍了学校开展剪纸技艺培训情况,对我校社区学院授牌共建基地、支持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学校会充分发挥好基地的作用,扎实做好剪纸技艺传播推广工作,将剪纸技艺融入课堂教学,面向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剪纸培训活动,更广泛的传承推广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江县宣传部、文联、剪纸协会等领导纷纷表示,基地是有效传承推广非遗文化的平台,将为当地开展技艺传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下午,民族传统技艺(剪纸)培训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三官桥中学举行。会上,培训中心主任高建民解读《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培训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讨论稿)》。随后,社区大学工会主席刘燕、剪纸协会会长肖国新、授牌的三所中小学校长为基地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三校校长谈到,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传统技艺培训尤其是在剪纸技艺培训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期待我校社区学院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举办活动等方面给予支持。
学校副校长夏能权在研讨会上指出,建立基地,把剪纸非遗引入校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她谈到,学校社区学院将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基地打造成校园中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教育的有效载体;她希望,基地依托本单位资源,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剪纸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剪纸文化,在学生活动中传承推广剪纸技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凝炼特色,打造剪纸非遗保护传承的品牌。
校校合作共建社区学院培训基地,是我校卓越校与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有力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传习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剪纸技艺广泛传承。

授予桃谷山小学“民族传统技艺(剪纸)培训基地”牌匾

新桥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开设了剪纸课程

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三官桥中学举行

学校副校长夏能权讲话

学校培训中心主任高建民解读《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培训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讨论稿)》

益阳社区大学工会主席刘燕讲话

桃江县宣传部副部长罗中华讲话

桃江县文联主席钟军力讲话

桃江县剪纸协会会长肖国新讲话